鹏飞百科

加工活拿回家干(拿回家做的手工活怎么找)

加工活拿回家干(拿回家做的手工活怎么找)

1957年夏天毛主席在青岛

加工活拿回家干(拿回家做的手工活怎么找)

1957年周总理视察海军

加工活拿回家干(拿回家做的手工活怎么找)

中国女排

加工活拿回家干(拿回家做的手工活怎么找)

现代网兜

王铎10卷本长篇回忆录《一蓑烟雨》25:

《一蓑烟雨》 王铎 著 三、干加工活

那时候,西镇的民间手工加工业,不管你做什么、加工什么,都要去“拿活儿”和“送活儿”。所谓的“活儿”,就是你加工的产品或东西,诸如枕巾、鞋垫儿、火柴盒、草鞋、桌布、草帽辫、蛤蜊皮和小外国孩子的洋时装等等。凡是拿来的“活儿”,都是有期限的。如果到了期限,你不去送“活儿”,人家就会来催,或直接没收了去,以后就不会再找你了。所以“送活儿”和“拿活儿”都是个眼色儿活。需要看人家眼色儿行事,不能发木,或装大爷。

比如我们织渔网的人家,“送活儿”、“拿活儿”都是在台西五路上的网具厂。这个网具厂是个街道上办得很小的小厂,没几十人,大都是些老弱、残疾的人在里面干活儿。平时有人从这里路过,也就是静悄悄的,没什么声响。

另看这个厂不起眼儿,可原址在解放前,还是很有名的,叫做“青岛救济院”。这个救济院,是1931年建立的,下面还管辖着七个所。除几个育婴所、习艺所外,还有一个济良所。

老西镇人一提起这个救济院,还知道院内曾有货款一所、孤儿一组等。再往前数,救济院的前身,就是青岛感化所。旧青岛时,隶属于青岛社会局。

“送活儿”、“拿活儿”的地方,是个平房的后窗。一大早,做加工的人都要在窗前排队。只等后窗一开,里面就有老大妈探出头来,一边戴上眼镜,一边接了网进去,嘴里还喃喃自语:“活儿,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。巧手就是天啊。精工才是钱啊!”

在窗外面排队挨号的人,闻说,皆做个鬼脸,或吐吐舌头,面面相觑。谁敢跟这位大妈比?人家是验活儿的,也是分活儿的。给她赔笑还来不及呢!

“活儿”送下了,不能扔下就走,得等着里面人叫你。换言之,人家还要进行严格检查。一是要看一看网破了的地方是不是全部按要求修补好了,二是要看修补网的质量如何,如松紧度、网眼儿的大小,是不是与原网一致等等。新织的网,也要测量一下够不够尺寸等等。反正一切合乎标准,就算合格。然后,再根据你加工的水平和能力,发给你新“活儿”。

发了新“活儿”的,那真是全身充满了力量,用包袱一包,抱起就走。当然,也有“免检”的加工户,像我们院里的“万家”,就是“免检户”。所以,托我去“送活儿”的时候,万大娘还特意嘱咐:“不要多说话,人家说你就听着,拿回活儿来就行。”

说到“万家”,有一件事不能不提。就是那个万大爷,是个当年青岛电业局支援贵州“大三线”的人。他被派到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地区,是去帮助当地建设发电站的。每年十二个月,他起码有十一个月不在家。院子里的人,都暗暗为他伸大拇指,称“万家”不简单。

也有在背地里说歪歪话的,说他想当官,所以才如此撇家舍业的,去支援边疆。这真是屁话!那个年月,出门在外,远离亲人,谁不知道这是苦中带苦,累上找累的活计?人家想当官?你怎么不去?当年支援祖国边疆,青岛电业局是公开张榜的,谁也没拦着谁。所以说,那个年月,为了祖国,为了支援老少边穷地区,真是需要像万大爷这样一帮硬汉子。

万大爷还有一项幸运之事,也不能不说,那是他年轻时候,曾经见过周恩来总理。当然,在我们院子里,像万大爷一样,当年见过周总理的人多着哩。就是这件事,在我小的时候,我也并没有在意。

因为,我小时候,只知道周总理曾经到过西镇,到过广州路3号的青岛电业局室内体育馆,在那里看过全国排球比赛。似乎听说,周总理还吃过电业局职工食堂的饭。这些,都是小时候的记忆,早已模糊不清了。

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,中国女排威震全国,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新闻,都是花束和彩带的时候。也巧,有一年的夏天,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来青岛体育馆打比赛。我当时在《青岛晚报》做文史编辑。我想:何不采访一下青岛电业局的人,说一说当年周总理在青岛看排球赛的事,该有多好?

就这样,我找到了青岛电业局的一些老人。我的二姨宿美华,也是知情人之一。她对我说:“最先知道周总理要来电业局消息的人,名叫张惠卿。你找她吧,我们当时都是听她传达的。那天,就是她在电业局的大院里,大声吆喝着:周总理来了——周总理来了——”

很快,我就找到了张惠卿老人。当时,她已63岁了,她说:“那是1957年的夏天,就是毛主席、刘少奇、朱老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青岛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那个夏天,天特别热,三两头下雨。”

张惠卿说着,也抬头看了看窗外,因为我采访她的那天,外面也下着小雨。

她继续说:“那是8月7日,是个下午,挺晚的了。你想想,我们当时都是青年人,都住电业局的单身宿舍。已经是晚饭时间了,大概是下午五点钟左右。电业局的大部分职工都下班了。我正在食堂打饭,买了一个馒头和一饭盒炒鸡蛋。刚走了没几步,就看见你院里的万年瑞,我们当时叫他小万,他那时也就二十几岁。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食堂来,大声地喊着:‘周总理来了——周总理看球赛来了——’当我听到这个喜讯后,菜也不要了,抓起馒头,就往球场跑。一边跑,还一边喊!周总理来啦——周总理来啦——呵呵,当时都糊糊了,太激动了,都记不清是怎么去的球场。对了,你去找找万年瑞,我不知道这消息他是怎么知道的。不过,他当时是个监察员。还有,周总理临走的时候,还跟胡修敏说了几句话。我们还看见周总理抱着她的孩子,还亲了亲她的孩子呐……你再去找找胡修敏老人吧,她今年也78岁了。再不找,她年纪慢慢大了,也不一定能够回忆起来了。”

呵呵,这一通采访,真是让我喜出望外。没想到这里面,竟然还有万大爷的功劳。只不过那时,万大爷已不住西镇了,而是搬到了登州路电业局宿舍。

看官,当我找到万大爷的时候,他并没有沾沾自喜,反而非常平静地对我说:

“我当时很年轻,正在局办公室值班。接到电话后,就下楼来找人参加,这可是件千载难逢的大喜事啊!可到院里一看,大家几乎都下班了,没几个人了。那阵子,正是吃晚饭的时间。我觉得食堂里可能还有些值班的和单身职工不能走,所以就去了食堂,一路上大声地招呼他们,叫他们快去球场,好能见到周总理。也巧,第一个就碰上了张惠卿,接着,还有其他人。”

万大爷生怕我听不明白,还比划给我看,他说:“周总理当时看上去真年轻,就像四十七八岁的样子,满面红光,其实他当时已59岁了。这是我近距离见到了周总理,离着我很近,就在我身边,是青岛第一体育场场长李宏文陪他来的,说是要在这里看排球赛。”

万大爷幸福地回忆着,还对我说:“周总理特别平易近人,那天还下着蒙蒙的细雨,也没见他拿伞……”

当我见到胡修敏老人的时候,她住在黄台路电业局宿舍。她说:“那天,我抱着刚满十个月大的小儿子孙乃东,领着大女儿正在看球赛。起先,并不知道周总理来了。还是正在比赛的四川姑娘最先认出了周总理,于是就向周总理打招呼。全场一看,周总理也来看球赛了,一下子沸腾了。你不知道那个场面,太激动人心了,太感人了!”

胡修敏老人说到这里,会心地笑了起来:“为了能够挤到前面去看周总理,我就把儿子塞给了他的姐姐,让她抱着。我就悄悄地挤到了周总理的跟前。周总理当时身穿一套灰色的派力斯中山装,脸色红润,神采奕奕。他一边走着,一边上去和四川姑娘握手,打招呼,鼓励她们要打出风格,打出好成绩。周总理一边向在场的观众招手致意,一边来到由他姐姐抱着的孙乃东跟前。我一看,马上挤了过去,呵呵。只见周总理把孙乃东抱在怀里,询问他多大了?我就对总理说,他才十个多月。周总理就用手测量了一下小乃东胳膊的长度,说这孩子将来也可以打排球,是个热爱体育的好苗子。现场的观众听后,都高兴地鼓起掌来。当时,我太激动了,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了,光顾着高兴了。”

“那——你的这个见过周总理的小乃东,现在在什么地方工作?”我采访的时候问。

胡修敏老人高兴地说:“上青岛港务局了,干得还行,没忘本。”

呵呵,看官,旧时代的老人评价一个人,首先就是看他忘没忘本。要是现在的青年人来看,似乎是不知所云,“本”是个什么东西?其实,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。本,就是劳动人民的本色,吃苦耐劳的本色。用我家门前张立书大爷的母亲张奶奶的话说:“没忘本,就证明你还是个人;忘了本,你就是个畜牲!”

张奶奶也是我们院里有名的技良人,她什么针线活都会干,她也是日照人。她说起话来,从来都是南山顶上滚石头——石打石(歇后语:“实打实”的谐音)。

直到后来,我才得知:1957年的那个夏天,国家发生了很多“临时动议”的事情。本来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在武汉举行。就是因为天气太热了,所以将会址临时选在了青岛。

毛泽东主席还在青岛迎宾馆,撰写了著名的《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》。这篇文章,后来收录在《毛泽东选集》(第五卷)中。毛泽东在这篇文章当中,发表了他的英明论断“我们的目标”。后来,在文化大革命中,这一“选段”还作为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》向全国发布。这些话,就是毛泽东主席在青岛写下的,我在当时都背过了:

“我们的目标,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,又有纪律又有自由,又有统一意志、又有个人心情舒畅、生动活泼,那样一种政治局面。”

对于毛泽东的这段话,我小时候经常背诵。今天想来,我们的国家是多么希望有这样一种宽松而舒畅的政治局面啊!毛泽东在青岛,不仅开会,还到八大关的第二海水浴场去游过泳。

那时的全国排球锦标赛的第二阶段,为什么安排在青岛举行?是不是也因为天气太热,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呢?现在已无从查考。

据说,8月7日当天,青岛正下小雨,国家体委与组委会临时决定,下午的两场比赛,都改在室内举行。一场改在空军青岛疗养院举行,另一场四川女队的比赛,就改在青岛电业局室内球场举行。

周总理是借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休会之机,前来观看排球比赛的。他先是去了空军青岛疗养院,后来听说四川姑娘赤着脚打排球,有股辣妹子的拼劲儿,非常惊奇,就一定要到电业局球场来给她们加油鼓劲!

等周总理驱车来到电业局球场的时候,确实已经挺晚的了。电业局的许多职工都打完了饭,大家端着饭盒坐在球场上,边吃边看比赛,并不知道后来周总理还能来看比赛。

周总理为了不打扰正常的排球比赛,特意嘱咐李宏文要从球场的侧门进去。比赛中,周总理还悄悄地站在观众背后,同大家一起为四川姑娘欢呼、加油!谁知不巧,一位正在发球的四川姑娘眼尖,最先发现了正在开怀大笑的周总理,竟情不自禁地喊了声“周总理——”。

结果,这一喊不要紧,球赛进行不下去了。全场一下子沸腾了起来,大家都鼓起掌来,沉浸在幸福之中。为了不耽误比赛,周总理同四川姑娘和在场的人握过手后,就匆匆告别,离开了电业局球场。大家纷纷追出来,跑到广州路上向总理话别,目送着他的车,慢慢驶进朦朦的细雨之中。

万大爷后来回忆说:“在老一代革命家当中,周总理一直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。无论过去多少年,他来青岛电业局这一幕,总好像是昨天一样,浮现在我眼前。”

看官,那个时代的西镇,像“万家”一样织网的人,很多。她们技艺精良,并不时有一些小的发明创造。比如,她们抽空编织的一些买菜用的小网兜,一度在青岛就大为流行。以至于后来的一些小土产店里,也开始卖这种网兜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,网兜完全变成了一种青岛人的生活时尚。

这些透明的、大大小小的网兜,非常轻便,捏在手里,或装进口袋里,根本就看不见。人们晨练的时候,都是用网兜提着足球、排球和羽毛球。打球打热了,脱下来的衣服,也都是装进网兜里,挂在树枝上。钓鱼的人把钓上来的鱼,也都是装进网兜里。临走时,还不忘提溜着网兜在海水里淘洗一下鱼,湿漉漉地拎着回家。就是工人们骑自行车上班,也都是把饭盒装进网兜里,挂在车把上,一路撒着欢儿。当然,还有用网兜盛鱼、盛肉、盛鸡蛋和盛杠子头火烧的等等。可就是不能用它盛蛤蜊,一盛就会撒一路……噼哩叭啦的,哈哈!

最让网兜风光,不可一世的,是青岛众多纺织厂的女工。你就看吧,她们只要一下班,工厂的大门一打开,美女如云似水,奔流而出,个个花枝招展,个个拎一网兜,兜里装一饭盒,叮当作响,堪称一道美丽而灿烂的风景。

令人大为感慨的是,网兜终于被塑料袋的广泛使用给打败了。至今,网兜已消失四十年多了。网兜成了历史的影像和记忆。(2)